销售热线

18086022541
普惠云入口

行业要闻

行业要闻

​ 2021-2022年西南麦区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1-10-27

 2021-2022年西南麦区防治技术


  1.小麦播种期 


  秋播阶段的病虫防控的重点是做好健身栽培、作物品种布局和种子处理工作。①推行秸秆还田,大力提倡小麦与蚕豆、豌豆等其他豆科作物按1:1比例间作套种,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②选用抗病品种,在冬繁区尽量选用全生育期抗病品种;③药剂拌种,秋播时采用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高效内吸性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兼治条锈病和白粉病。 


  2.小麦出苗—越冬期 


  有针对性做好麦田病虫害越冬基数的普查及发生趋势的预测预报工作。秋冬季系统监测条锈病发生发展动态,采取普查与系统调查相结合,发现田间单片病叶,对发病点2米直径的区域进行喷药防治,发现单个发病中心对20米直径的区域进行喷药防治、及时封锁发病中心。 


  3.小麦返青期—拔节期 


  小麦春夏季主要加强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麦蚜和红蜘蛛等病虫害的普查、系统调查以及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时期以及发生程度进行准确预报,当监测到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春季对小麦条锈病冬繁区的早发病田,及时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现单片病叶,对其10米直径进行喷药防治,防治春季小麦条锈病菌源的扩散蔓延。3—4月下旬,根据田间病情监测情况,发现单个发病中心时及时对50米直径区域麦田喷施药剂;当监测到田间条锈病平均病叶率为0.5%—1%时,白粉病病叶率为10%左右时,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工作,防治病害大面积流行。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己唑醇、嘧啶核甘类抗菌素等,药剂浓度严格按照农药包装说明推荐的剂量使用。 


  4.小麦孕穗期—灌浆阶段 


  对于田间混合发生的病虫害: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等,实施“一喷三防”措施,根据病虫害的不同种类判断所用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肥料的类型,进行合理配比与施治。当田间发生单一病虫时,进行针对性防治。当条锈病病叶率达0.5—1%时,或白粉病病叶率达10%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流行危害。 


  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等持续2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应加大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力度,防止小麦赤霉病的大发生。采取主动施药措施对小麦扬花期的赤霉病进行预防;针对高感品种,尽量在破口抽穗期前进行施药预防,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嘧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等,用量及浓度严格按照农药包装袋推荐剂量,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充喷施药剂;若近5—7天内有范围降雨或露雾,应继续进行二次药物防治。若当地小麦赤霉病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 


  小麦返青至孕穗期,平均每33厘米行长有红蜘蛛200头或每株有6头以上时,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喷雾防治。在小麦灌浆初期,发现每茎有麦蚜5头或田间蚜株率20%时,可用吡虫啉、抗蚜威或溴氰菊酯喷雾。喷药5—7天后检查防治效果,如发现还有较多麦蚜,应再防治一次。旱地小麦灌浆阶段易遭遇条锈病、白粉病、麦蚜等多种病虫危害,以及脱肥、高温天气等不良影响,在4月上中旬进行“一喷多防”,对相关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 


推杆式虫情测报灯-长图.jpg


首页
产品中心
服务与支持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