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0-08-14
目前以色列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90%以上,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32%的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我国水肥一体化虽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差距较大,但近年来这一技术发展迅速,已逐步由棉花、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扩展到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每年推广应用面积3000多万亩。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财政补贴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补贴标准偏低,技术推广经费不足。二是存在重设备、轻技术的现象。水肥一体化需要灌溉设备、水溶肥料与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结合,水肥一体化设备.但目前一些地区只注重灌溉工程建设和设备配备,仅用于农田灌溉,没有真正实现水肥一体化。三是技术研发集成有待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高,但目前在技术研发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技术模式集成、水溶肥料配套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广州一翔对水肥一体化推广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一是要深化基础研究。针对水肥一体化对土壤墒情监测、作物栽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等方面的新要求,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以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农业种植新模式。水肥一体化技术工程.二是熟化关键技术产品。根据我国区域特点和生产实际需求,集成和熟化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微灌用肥要水溶性好、配方科学、价格适宜,微灌设备要使用方便、防堵性好;灌溉施肥制度要针对性强、简便易行;土壤墒情监测要实时自动、方便快速。三是完善区域技术模式。在重点区域和作物上开展不同技术模式、水溶性肥料、灌溉设备、监测仪器等对比研究,摸索技术参数,建立完善的区域技术模式,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四是加强技术试验示范。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网络,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为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水肥一体化技术.五是优化合作推广机制。形成科研机构、企业、农业经营组织三位一体的推广机制。
上一篇: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下一篇:小型气象站较普通记录仪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