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
发布时间:2020-11-20
玉米是粮食、饲料、加工、能源多元用途作物,被誉为21世纪的“谷中之王”,2001年玉米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2013年,玉米已经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8.9%。
一、玉米滴灌带选择与管网布设
建议采用2行1管宽窄行种植,宽行80~90cm,窄行20~40cm,窄行中铺设1根滴灌带,株距依密度确定,建议播种密度7000~8500 株/亩。选用单翼迷宫式或者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滴孔间距(300mm);根据土壤质地选择滴管带滴头流量:沙壤土应当选择滴头流量2.8~3.2L/h为宜;壤土应当选择滴头流量2.4~2.8L/h为宜;粘土应当选择滴头流量1.8~2.4L/h为宜;支管选择PE(聚乙烯)黑管水带(75﹟或者90﹟)。最好选用选用幅宽70~90cm,厚度>0.01mm的普通聚乙烯薄膜或生物与光双降解薄膜。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地块,清除前茬作物根茬,合墒耕翻,深度以20~30cm为宜,耕后及时耙耱,整地。4月20日至5月15日,当5~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8~10℃即可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可比露地种植提早一周。尽量采用机械精量点播,播深3~4cm,播种时膜要展平、拉紧、紧贴地面,膜边压紧压严、覆土均匀(每隔2~3m在地膜上压一小土堆以防风揭膜),滴灌带要拉紧,播后及时浇出苗水,确保全苗。
二、滴灌玉米需肥规律
根据试验测定结果,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吸收的氮、钾接近,并且最多,而磷较少。单产1000~1100kg/亩的滴灌玉米,苗期苗体小,干物质积累少,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数量也少,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1.28%~2.83%。进入拔节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剧增,直到抽雄期至开花期达最高峰,以后逐渐降低,从表1可以看出,滴灌玉米拔节期吸收氮磷钾养分数量分别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28.16%、18.36%和22.16%。抽雄期至开花期氮素吸收量占整个生育期总吸收量的48.23%、磷占52.4%、钾占52.59%。同时可以看出,滴灌玉米吸收氮、钾的高峰期较磷来得早,由此可见,滴灌玉米要注重化肥早期施用,即保证生育前期的养分供应,同时更要注重生长中期即抽雄期到开花期化肥的随水施用及养分的配合比例。
三、滴灌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
以北疆片区为例,亩产玉米籽粒1000~1100kg目标产量,滴灌条件下,全生育期滴水8~10次,总滴水量300~350m3/亩;低肥力区,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9~21kg/亩,磷肥(P2O5)为8~9 kg/亩,钾肥为4~5 kg/亩。中等肥力区,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7~19 kg/亩,磷肥(P2O5)为7~8 kg/亩,钾肥为3~4 kg/亩。高肥力区,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5~17 kg/亩,磷肥(P2O5)为6~7 kg/亩,钾肥为2~3 kg/亩。氮、磷、钾肥(纯量)施用比例范围为1:0.38~0.48:0.15~0.25。
具体水肥一体化方案如下:
(1)出苗水:滴灌水15~20 m3/亩,随水滴施磷酸一铵或者出苗水专用肥2~3kg/亩,如果土壤盐碱较大可以改用磷酸脲或者酸性土壤改良剂2~2.5kg/亩。
(2)出苗后第一水的管理:尽量延迟第一水灌溉时间,直至玉米幼株上部叶片卷起(大概在生育期40~45天以内,时间大概为6月上旬);根据土壤墒情每亩滴水30~35m3,滴清水1个小时以后,尿素4~5kg,磷酸脲1.5~2kg,硫酸钾1.0~1.2kg或者相同含量的滴灌专用肥(下同)。
(3)第二水管理基本上灌后7~12天(时间为6月中下旬):根据土壤墒情每亩滴水45~60m3,滴清水1个小时以后,尿素3~4kg,磷酸一铵1.5~2.0kg,磷酸脲1kg,硫酸钾1.0~1.5kg,锌、锰、硼微量元素肥料0.2~0.3kg,硫酸镁0.05~0.1kg;
(4)第三水管理基本上灌后7~12天(时间为7月上中旬):根据土壤墒情每亩滴水45~60m3,滴清水1个小时以后,尿素5~6kg如果有条件可以增加硫酸铵1kg(下同),磷酸一铵3.5~4kg,钾肥2kg。
(5)第四水管理基本上灌后7~12天(时间为7月中下旬):根据土壤墒情每亩滴水50~70m3,滴清水1个小时以后,随水滴施尿素4~5kg,磷酸一铵3~4kg左右,氯化钾1.5~2.0kg左右,氨基酸或者腐植酸(锌、硼、锰比例1:2:1)等微量元素0.3~0.5kg。
(6)第五水管理基本上灌后7~12天(时间为8月上旬):根据土壤墒情每亩滴水45~55m3;滴清水1个小时以后,随水滴施尿素2~3kg,硫酸铵3~5kg,磷酸一铵3~4kg左右,钾肥1.8~2.2kg,氨基酸或者腐植酸(锌、硼、锰、钙)0.3kg。
(7)第六水管理基本上灌后7~12天(时间为8月中旬):根据土壤墒情每亩滴水40~50m3,滴清水1个小时以后,随水滴施尿素3~4kg,磷酸一铵2~3kg,钾肥1.5~1.8kg。
(8)倒数第二次灌溉,每亩用水量控制在30m3以下,尿素2kg,磷酸脲1kg,钾肥1kg,最后一水尿素1kg,硫酸钾0.5kg。
(9)最后一水管理,每亩用水量控制在30m3以下,时间大概为8月下旬或者9月初,九月中旬后禁止灌溉。
上一篇:水肥一体化带来哪些效益
下一篇:水肥一体化及时是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