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物联网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2-24

总氮分析仪.jp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乱倒生活废水、偷排工业废水,这些问题时刻影响着水质安全,现如今水质安全逐渐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其将用户端扩展到物与物之间,实现了物与物、物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换。物联网系统通过各种传感设备获取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巨大的网络进行传递,实现各信息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将物联网应用于水质监测系统能实现水质数据的实时采集,还可以对水质进行智能分析,及时对水质做出评价,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用户端,从而提高水质管理水平。物联网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可推动环境信息化建设。


水质监测是管理供水安全与排水情况的基础。国外在城市污染源及江河流域的水质监测方面起步较早,美国在20世纪中叶就已建立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用以代替人工监测网络的工作。到了20世纪70年代,英国、日本、荷兰、德国等国都先后建立了水质污染连续监测系统。我国对水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最初由人工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发展到用水质监测的专业仪器进行水质监测,到如今实现了水质自动监测,做到及时反馈分析和预警。如今的在线监测不仅有物理、化学在线监测技术,还有生物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保证水质监测的全面性和可靠性。相比传统检测手段存在监测周期长、监测点局限、数据采集速度慢等问题,采用物联网监测水质更能高效地反映水质结果。


二、 物联网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水质监测物联网,监管部门可以从客户端清楚地看到各个监测点的水质情况。监测系统中还存在警报系统,一旦出现水质污染,系统将会将相关数据反馈给监管部门客户端,监管就能及时做出控制管理,因此水质监测物联网的应用在水质监管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今我国多个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在水质监测方面采用物联网技术成效突出,已在多个地区实施应用。


总氮分析仪-长图.jpg


icon1
源头厂家
icon2
按需定制
icon3
招标授权
icon4
免费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