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农业环境监测仪研究通过不同气象叠加预测大气环境

发布时间:2021-01-04

大图-土壤蒸渗仪.jpg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农业环境监测仪的 预测结果进行计算分析,科学、定量地解答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范围、频率以及环境可接受水平 等问题,为项目建设和环保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之一是通过模拟计算对各评价点进行环境空气质量预测。目前国内外开发了众多基于气 象、地形数据的预测模拟方法和软件,并在国内环评中广泛应用。利用现行预测模式,模拟预测大气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受污染源强、气象条件、地形条件等诸 多不确定因素影响,预测计算结果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何让预测结果更加接近实际,使评价结论更合理可信,一直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难题。


1 叠加分析方法


讨论200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一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对于新建项目,项目建成后评价区内的大气质量,是由项目排放的污染物预测结果与现状监测值直接相加而得,虽然预测结果存在误差,但由于计算得到的浓度往往偏大,评价结果较为保守,对于保护评价区内的环境质量是有益的,也不会出现“负浓度”这一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情况。


在技术改造项目中,由于对评价区的大气质量预测采用的是现状监测值减去预测结果削减量而得到,如出现大气污染物削减量非常大的情况时,则可能出现“负浓度”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是目前HJ 2002—2008导则推荐的模式采用的是一年或三年逐量逐时观测气象数据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长期气象中最不利气象条件下的预测值,而现状监测为连续5 —7天的监测值。由于预测与监测时的污染气象条件不同,从而导致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出现较大偏差,甚至导致叠加后有的评价点浓度出现负值的情况。


2 不同气象条件下预测结果


叠加分析下面结合实际工作,采用2002—2008导则推荐的预测模式ADMS,以某钢铁联合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预测结果作叠加分析。


土壤蒸渗仪-长图.jpg


icon1
源头厂家
icon2
按需定制
icon3
招标授权
icon4
免费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