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记录仪对农田土壤墒情测定的相关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1-01-12
农田土壤水分监测和预测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灌溉效益,实现农业节水的 目标,缓解由于经济发展增加水需求和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研究人员。由于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和 理解的不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比较完美的农田土壤水分监测和预测方法没有效果。就目前而言对于土壤水分墒情的测定一般可以采用土壤墒情记录仪进行有效的分析。
通过对淮北地区相互关联的气候、土壤、种植类型等资料分析,从站网便于运行管理出发,经主管部门批准在全区共布设24个由乡镇水利站负责观测的代表站, 同时布设71个临时土壤水分观测点,利用土壤墒情记录仪进行测定。考虑到这95个直接观测站点仍不能客观反映土壤空间变异和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对土壤 水分的影响,特通过各市防办将全区已有400多个防讯抗旱服务的降水量观测点,作为间接计算土训水分点。这样以来,就形成了一个上省水利科院为墒表信息中 心,6个市防办为分中心,各县防办密切配合,24个乡镇水利站负责监测土壤水分的墒情监测预报信息(网络)系统。该系统自2001年初建实施到2002年 4月的年余时间,分别向省市防办等相关部门发布6期5安徽淮北地区墒情信息6。信息内容包括前期影响雨情、实时和预报的墒情(旱情)、作物生态、灌水方式 及其定额等,对指导群众科学灌溉和及时抗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深受当地政府和干群欢迎。
利用土壤墒情记录仪对 土壤墒情进行测定,将墒情预报和干旱指标融为一体,是目前墒情预报方法中能有效解决单站和区域墒情预报、灌溉预报,为及时制定抗旱减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的 较好方法。利用已有降水量观测点资料,计算根系发育层的土壤水分变化,既解决了传统墒情预报方法不能长期逐日连续计算墒情问题,又较好地弥补了直接测间法因测站太少,不能反映土壤变异性和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对土壤水分影响之不足。
上一篇:土壤墒情测定仪之春季墒情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