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系统
发布时间:2021-06-01
我国灌溉施肥的理论及应用技术才日渐被重视,技术培训和研讨才大量开展。面对我国农业发展出现的诸如缺水、化肥不合理使用等问题,专家们提出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并建议将之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的同时,实行灌溉和施肥,及时适度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通过压力系统或地形的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与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肥料需要规则和特点调配的肥料和灌溉水结合使用。通过可控的管道系统供水和施肥,将水和肥料融合后,通过管道和液滴头形成微灌、均匀、定时、定量,滋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地区。
水肥一体化包括(泵、动力器、过滤设备、肥料系统、控制阀等)、输水管网(包括主、支管、母管三段管道)、灌水装置(店面、滴灌等)、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常用的过滤系统需要网格过滤器、堆栈过滤器、沙子多的水源需要离心过滤器、苔藓或杂物多的水源使用介质过滤器。
双重效应和效率:提高水肥利用率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以9%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生产世界26%的农产品,供养21%的人口。
多年来,我国形成了“洪水泛滥灌溉”等粗制滥造的传统灌溉模式。“这种模式消费高,效率低,水肥利用率低,浪费非常严重。由于不合理使用水和肥料而导致的土地生产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农业院农业资源和农业部门研究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秀清说。
更严重的是,水质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和粗放使用使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约缺乏500亿立方米,其中约400亿立方米农业不足,每年干旱缺水,农业减少。全国600多个城市中,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
水肥一体化
事实上,农作物的增长离不开土壤、水、肥料等资源,能否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模式相比,水和肥料一体化实现了水和肥料管理的革命性变化,即水路的水运转化为管道水运,灌溉转化为作物,土壤肥料转化为作物,水和肥料分离转化为水和肥料。因此,一些专家指出,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重要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水肥一体化5大技术要点
下一篇:水肥一体化的灌溉工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