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水质检测结果差是否代表地下水污染?

发布时间:2021-08-13

水质检测结果差是否代表地下水污染?

大图-水环境监测系统.jpg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灌溉、采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质检测中的地下水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 一时间,似乎形成了一种认识:只要在水质检测中出现地下水水质差的问题,就一定发生了地下水污染。 事实上,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地下水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地下水水质的现象。 需要强调的是,地下水污染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地下水水质恶化。 污染会导致地下水质量恶化,但地下水质量差并不一定是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


      地下水本身是一种复杂的自然溶液。 在参与自然水循环的过程中,地下水会不断地与岩石和土壤发生化学反应,与大气、水圈、生物圈进行水和化学成分的交换,并从周围介质中获取各种成分。 当得到的某一成分超过一定浓度时,自然原因也会造成地下水水质检测指标超标。


      除上述主要离子外,天然地下水还含有微量元素(包括铁、锰、砷、氟、碘等)。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量成分不会因为水质检测结果的含量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少数情况下,天然地下水也会含有相对较高浓度的微量元素。 高含量的铁、锰、氟和砷对地下水质量有一定影响。 例如,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高氟水主要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浅层或深层地下水中,存在高氟矿物(如萤石)或高氟矿。 局部层中的基岩。 当时地下水水质检测中氟含量比较高。 又如,自80年代初新疆发现砷病区以来,我国先后在内蒙古、山西、吉林等12个省(区)发现了砷病区。 患了饮酒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方性砷病)。 这些地区地下水中砷含量超标并非由工业化过程中的污染造成。 大部分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砷从地下含水层岩石渗入地下水井造成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目前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来应对,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不会对饮用水质量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在处理地下水水质差的问题时,需要科学、客观地进行分析。 只有在充分掌握地下水水质检测背景水质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劣质地下水是否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



水环境监测系统-长图.jpg


icon1
源头厂家
icon2
按需定制
icon3
招标授权
icon4
免费安装